【建國75周年 致敬奮斗者】優秀項目:液相烴中二氧化硫吸附法高精度脫除新技術項目
2023年,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北油工程)“液相烴中二氧化硫吸附法高精度脫除新技術”榮獲2023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該技術實現了碳四烷基化過程中得到的未轉化液相異丁烷高價值轉換和充分再利用,具有能耗低、精度高、產量大、可靠性強、附加值高的特點,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安全、環保、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多重價值。
異丁烷可以作為異丁烷脫氫裝置的原料,在碳四硫酸法烷基化過程中未轉化的異丁烷出料中一般都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硫,會造下游異丁烷脫氫裝置催化劑中毒失活,影響了異丁烷“變廢為寶”的資源化價值。
為盡快破解這一產業鏈“卡點”問題,北油工程攜手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煉化公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組建創新聯合體,“抱團式”攻堅該項技術難題。
化工行業一個新工藝的產生,過程極其繁瑣漫長,從實驗室到中試再到工業示范生產,通常要經過多輪試驗和完善,最后才能產業化。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合作團隊面臨許多問題和挑戰,每走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經研究發現,氣相中SO2含量脫到1ppm以下相對容易,但進料是液相C4,需要汽化耗能,另外在脫除過程中C4有可能進入廢堿液中,存在安全風險。因此,結合項目實際制定最優工藝路線成為突破的關鍵。通過對工藝流程和技術參數的對比、分析和優化,項目合作團隊最終找到了全套工藝的突破和控制的關鍵點,確保了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和穩定性。
歷經多次研究論證,合作團隊提出液相碳四吸附法脫SO2最大的優點是脫除精度高,吸附劑可以再生,是液相碳四脫硫的最佳選擇。經6年協同創新、不懈攻關,成功開發出液相烴中二氧化硫吸附法高精度脫除新技術,此技術提供了一種液相烴中二氧化硫高吸附容量、高選擇性、可再生的吸附劑,實現了碳四烷基化過程中得到的未轉化液相異丁烷高價值轉換和充分再利用。
該技術提高了異丁烷脫氫催化劑的壽命,降低單耗,使烯烴產量增加,顯著改善了經濟效益。為烷基化未轉化C4利用,尤其是為異丁烷脫氫生產異丁烯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解決方案,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該技術成果獲國家授權專利5件,發表論文4篇,構成了較為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已在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延安石油化工廠建成1套碳四硫酸法烷基化過程中得到的未轉化的異丁烷深度脫硫裝置,裝置處理能力15萬噸/年。凈化后的異丁烷作為30萬噸/年丙烷/異丁烷脫氫裝置生產烯烴的原料。該項目工業生產裝置已穩定運行五年多時間,吸附劑壽命超過了四年。裝置創造了良好效益,同時保護了異丁烷脫氫催化劑,實現了混合烷烴脫氫裝置的穩定運行。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在對該項目成熟度成果鑒定時表示:本技術創新性強,核心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